每 周 市 场 动 态2025.9.13—9.19日

一、白条猪价格走势

本周前期,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走势平稳,周后期缓慢回落。

9月19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16.20元/公斤,比上周同期(9月12日)的16.65元/公斤下降2.70%;比上月同期(8月19日)的16.50元/公斤下降1.82%;比去年同期(9月19日)的23.10元/公斤下降29.87%。周环比小幅下降;月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大幅下降。上周,价格同比下降30.63%,本周同比降幅略有收窄。

本周,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1851.14头,比上周(9月6-12日)的1802.14头增加2.72%;比前2周(8月30-9月5日)1787头增加3.59%;比前3周(8月23-29日)的1820.57头增加1.68%;比前4周(8月16-22日)的1787.14头增加3.58%。

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1723.57头,年同比增加7.40%。上周同比增加1.96%,本周同比增幅明显放大。同比增幅放大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周环比下降了2.49%,而今年周环比则增加了2.72%,一增一减,使得日均上市量同比增幅明显放大。

去年同期,包含了中秋假期,在假期中肉类交易是减量的,也使得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环比下降。今年则处于假期之前,虽然节日效应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但是需求仍然比较强劲。据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映,今年白条猪的销量明显好于区趵突泉,拉动销量增加的动力主要是学校食堂,单位食堂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增加的原因主要是肉价低廉,同样的伙食标准可以采购更多数量的分割肉,拉动了日均上市量的增加,但是需求增加比较明显的当属学校食堂,新发地市场有一家商户给学校食堂配送,由于学校食堂需求量增加,为此他们家还专门增加了一名伙计。当然,民间消费也相对旺盛,入场采购的居民个体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单笔采购数量,都比去年有所增加。总体评价是:毛猪供应充足导致肉价下降,肉价下降刺激和拉动了消费,消费增加拉动日均上市量环比同比均实现了增加。

本周后期,肉价呈现缓慢下降的走势,拉动肉价下行的主要原因是猪价下降。最近一个月以来,猪价一直呈现缓慢下行的走势,这种下行,实际上把前期猪价就应该下降的走势推迟到了近期,实际上是被推迟了下降时间。此前,甚至在去年年底,就有一些机构预测“明年还有没有机会”,当时推断到今年下半年、到中秋节时需求会放量,对猪价会产生利好,引导一部分毛猪留待中秋节时出栏。这几年,往往有这种现象,当大家都看好某一时间段猪价会上涨的时候,都想把毛猪留待那个时候出栏时,真到了那个时候,猪价反而是下跌的。大家都认定的机会往往不是机会。现在就处于这么个状况,是机会到了,价格跌了。此前压栏及二育的毛猪都赶在这个时间段出栏,再加上规模场的毛猪在减重出栏,使得近期阶段性供应过剩,对猪价形成了打压,拉动猪价下行。

在猪价下行的情况下,肉价下行的幅度相对略小一些,主要是屠宰厂前期利润微薄,近期在适度增大获利空间,对肉价有所“扛”。所以,短时间内,肉价走势会相对平稳,猪价会进入到一个价格调整阶段,肉价也会在低位进行一些调整。

上周我们曾经说到: “待到这些经历二育的毛猪出栏进入尾声,猪价的走势将进入常态,将能够反映真正的供求关系,肉价也就可以止跌企稳了”。在规模场带头减重的情况下,二育收手,预期降温,适度压缩一些产能以后,毛猪价格就能够反映出实际的供求关系,猪价也就可能会有所回升。


二、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前期,鸡蛋批发的平均价稳步回升,周后期回落。

9月19日,新发地市场鸡蛋批发平均价是7.59元/公斤,比上周同期(9月12日)的7.39元/公斤上涨2.71%;比上月同期(8月19日)的7.14元/公斤上涨6.30%;比去年同期(9月19日)的10.57元/公斤下降28.19%。周环比小幅上涨;月环比小幅上涨;年同比大幅下降。上周,年同比下降34.31%,本周同比降幅有所缩小。

本周前期,蛋价延续上周末的走势继续攀升,一度攀升到今年春节过后的最高点,随后又开始掉头向下。

进入9月份以后,鸡蛋价格呈现稳步上涨的走势,上周后期到本周前期的涨幅是比较明显的。拉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粉(白)壳鸡蛋价格的涨幅较大,前期,粉壳鸡蛋的价格一直低于褐(红)壳鸡蛋,低的幅度还比较明显,以至于对褐壳鸡蛋的价格形成压制,使得褐壳价格一直比较低迷。进入9月份以后,北蛋南运的规模加大,拉动粉壳鸡蛋价格快速上涨,甚至使得粉壳鸡蛋的价格高过了褐壳鸡蛋的价格,因此也推动褐壳鸡蛋价格出现比较明显的上涨。

这种上涨,带有季节性上涨的特征,每年夏季都会进入北蛋南运阶段,北蛋南运都会拉动北方地区鸡蛋价格出现上涨。不过,由于今年鸡蛋产能充足,鸡蛋供应较长时间处于供应略大于需求的状态,使得基本北方产区鸡蛋价格季节性上涨的时间比常年有所推迟,蛋价上涨的幅度也明显不及常年。

同样原因,由于鸡蛋供应充足,蛋价到了周后期就涨不动了,价格开始出现一些回落,这种回落,实际上是对前期涨幅过大的一种回调,而且回落以后的价格仍然高于上涨之前的价格。

北蛋南运的鸡蛋,绝大部分是粉壳鸡蛋,以规模场生产的鸡蛋为主,在蛋商手中库存的鸡蛋,也是大部分为粉壳鸡蛋,褐壳鸡蛋的占比略小一些,在蛋价上涨的过程中,储存商手中的鸡蛋一部分得以出库。有一部分还没来得及出库,蛋价就又开始回落。由于回落以后的价格高于上涨之前的价格,蛋商还在继续出货,储存一些新鸡蛋,出库一些储存时间略长一些的鸡蛋,蛋商在“轮库”。

近期,气温下降得比较明显,鸡蛋的耐储性增强,养鸡场新生产出来的鸡蛋可以存放一段时间,养鸡场销售的压力有所减轻,蛋价如果不合适,养鸡场可以暂存一段时间,不必急于销售,甚至可以“扛价”扛一段时间,,也使得本周后期蛋价回落的速度比较缓慢,回落的幅度也相对小一些。

总体上看,由于鸡蛋产能仍然处于充足的状态,蛋价在经长时间内仍然会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价格走势不会出现太大的波澜。


三、蔬菜价格走势

本周蔬菜的整体价格连续下降。

9月19日,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是3.06元/公斤,比上周同期(9月12日)的3.13元/公斤下降2.24%;比去年同期的4.08元/公斤下降24.63%。周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大幅下降。上周,价格同比下降21.16%,本周同比降幅有所放大。

本周,蔬菜的整体价格呈现稳步下降的走势,总体上降幅并不很大,但是却在连续下降,表明近期蔬菜的供应能力在整体恢复。

拉动价格缓慢走低的原因主要有3方面因素:

一方面是近期产地降雨的频率有所下降,降水量也有所下降,天气因素催高价格的能量在减弱,虽然周后期冷凉地区又一次出现降雨和冰雹天气,但是对价格的影响还没有表现出来;

一方面是平原地区鲜嫩小品种蔬菜开始大量上市,鲜嫩小品种蔬菜的价格集体下降。比较有代表性的香菜、韭菜、茴香、小菠菜、小白菜、散叶生菜、油麦菜、小油菜、苦菊等的价格整体下滑,对价格下行有比较明显的推动力。此前,市场上销售的香菜主要依靠内蒙赤峰,那个地方生产的香菜耐储性较高,价格也相对较高,进入本周以后,北京周边地带的香菜开始上市,耐储性也明显提升,拉动价格明显下降;此前市场上销售的小菠菜主要来自内蒙乌兰察布,进入本周以后,北京周边地区的小菠菜开始上市,耐储性虽然不及内蒙的,但是价格明显降低,也把内蒙小菠菜的价格向下拽了拽,而且很快就可以取代内蒙小菠菜了;北京自产的小油菜,夏季曾经受到雨水的浸泡,经过近2个月的恢复,近期又有新一茬小油菜开始上市,价格正在稳步走低。对鲜嫩小品种蔬菜而言,告别了高温酷暑以后,也告别了高温高湿天气,气温回落到适宜生长的温度,腐烂现象迅速减轻,蔬菜的成品率大幅提升,损耗大幅下降,产量稳步增加,价格也在稳步下滑。我们基本上可以这样认为,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鲜嫩蔬菜的价格基本上失去了冲高的机会,也基本上会有1-2个月的回落空间。秋季,正是鲜嫩小品种蔬菜生产的黄金季节,价格也会比较亲民。

一方面,近期进入夏秋季蔬菜转换的季节,一些蔬菜进入了换茬期。比较明显的是一些茄果类蔬菜,换茬期正在比较顺利的进行。

比较明显的是黄瓜,河北、辽宁是北京市场黄瓜的主要供应地,近期河北廊坊的固安县、永清县都有新一茬黄瓜开始上市,辽宁朝阳的凌源市新一茬黄瓜也开始上市,新秧黄瓜的产量正在增大,价格在缓慢下行;同时,内蒙赤峰暖棚西红柿逐渐形成批量上市条件,河北保定、衡水的新秧西红柿也在近期开始上市,西红柿价格前期涨势比较迅猛,近期涨势收敛,随后也会有所掉头向下;圆茄夏季主要依靠北京顺义供应,随后北京圆茄会逐渐退市,但是近期正是河北廊坊、保定圆茄集中上市的时间段,而且山东聊城圆茄也开始上市,山东聊城、河北沧州的圆茄一直可以供应到春节之前,圆茄的供应也会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前段时间长茄的价格一度走高,近期辽宁海城暖棚长茄开始上市,随后绥中暖棚长茄也会上市,在海城暖棚长茄上市以后,长茄的价格已经有所回落。

不过,由于前期雨水较多,有些蔬菜供应链的衔接会出现一些断口,比如散菜花,坝上地区的散菜花被冰雹打坏以后,供应地会南移到坝下,但是坝下种植散菜花时由于降雨频繁,地里有积水,一时难以下种,种植期是有所推迟的,现在还不能及时衔接;同样,在冷凉地区莴笋退市以后,天津莴笋可以上市,但是天津莴笋前段时间受到冰雹的袭击,需要有一个复壮的过程,上市期也会推迟一段时间,造成莴笋供应链衔接有短时间断口。类似的还有河北中南部、山东部分地区的蔬菜,都有种植期推迟、上市期推迟的现象,这种现象有可能造成一些蔬菜的价格出现短时间的波动,也会对整体价格的走势产生一些影响。

总体上看,在北方地区降雨减少以后,干扰菜价走势的因素也在减弱,价格运行会相对平稳一些。一些蔬菜价格出现短时间波动对整体的供应形势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作者:刘通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5-09-20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