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
2025年9月份,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价格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的走势,价格波动的幅度较小。其中上旬价格稳中有降;中旬前期小幅回落,后期有所反弹;下旬前期价格有所上涨,后期稳步回落。
由9月份《蔬菜加权平均价走势对比图》可以看出:9月1日,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3.20元/公斤,9月30日是3.0元/公斤,月末与月初相比,价格下降6.25%。
9月末价格比去年同期的3.93元/公斤下降23.66%。8月末价格同比下降17.53%,9月末价格同比降幅明显放大。
2024年9月份,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3.13元/公斤,比8月份的2.94元/公斤上涨6.46%;比去年同期的4.0元/公斤下降21.75%。8月份价格同比下降23.44%,9月份同比降幅略有收窄。
月内的最高价是3.25元/公斤(9月7日),比8月份的3.23元/公斤上涨0.62%;月内的最低价是3.0元/公斤(9月30日),比8月份的2.71元/公斤上涨10.70%。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8.33%,波动的幅度比8月份的19.19%大幅收窄。波动幅度收窄的主要原因是月内的最高价、最低价均比8月份有所上涨,其中最低价的涨幅更大一些,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导致价格差距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全月的价格基本上呈现高位运行的状态,价格走势比较平稳,大部分时间价格处于涨又涨不起来、降又降不下去的僵持状态,使得月内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价格差距明显缩小。月内的最高价出现在上旬,最低价出现在月末,全月的价格小幅波动,在波动中略有下行。
由46种《常用蔬菜价格对比表》中可以看出,月末与月初相比,价格下降的品种有22种,持平的有6种,上涨的有18种,总的来看,月内价格环比下降的品种略多于上涨的品种,与月内价格环比小幅下降的走势基本吻合;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下降的有33种,持平的有13种,上涨的有10种,月末同比下降的品种明显多于上涨的品种,与月末价格同比大幅下降的走势基本吻合。
二、9月份蔬菜价格走势的主要特点
9月份,蔬菜价格走势的最基本特点就是全月的价格基本上保持高位运行的态势,月内价格波动的幅度较小,总体上呈现稳中有降、波动下行的走势。其中上旬价格稳中有降;中旬价格先抑后扬;下旬价格先扬后抑,使得月末的价格比月初有些许降幅。
9月份的价格,在近5年同期中处于中间的位置。由于去年同期价格较长时间居高不下,使得9月份月度加权平均价比去年同期有比较明显的降幅。
1、上旬价格稳中有降
9月上旬,我国北方多地又经历了一轮较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从河北北部坝上地区到京郊都出现了冰雹,对蔬菜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过,由于北方地区基本上已经度过了雨季,降水总体上是在逐渐减少,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的影响开始减弱,影响的时间也相对短一些,使得上旬蔬菜的整体价格小幅波动,略有下行。
上旬后期蔬菜价格缓慢下降,需要得益于三方面条件的改善:
一方面,此时北京市场上销售的鲜嫩蔬菜主要还是依靠夏季冷凉地区来供应,此时冷凉地区降雨的频率已经明显下降,降雨对蔬菜生长、采收、运输造成的干扰在明显降低,既可以增强蔬菜供应的稳定性,也可以降低菜价反复波动的频率;
一方面,北方产区此时已经度过了高温酷暑的季节,没有了高温高湿天气,蔬菜的耐腐性会明显增强,减轻了蔬菜腐烂现象,蔬菜在采收、运输、销售过程中的损耗在大幅下降,供应能力在明显增强。
一方面,北方蔬菜产区蔬菜的换茬过程在此时得以顺利进行,有些品种新一茬蔬菜已经开始上市,蔬菜的供应能力正在增强。
所以,尽管在上旬前期北方地区又经历了一轮强对流降雨天气,河北多地及北京地区都受到了冰雹的袭击,一些蔬菜被打坏。一些鲜嫩蔬菜及鲜嫩小品种蔬菜价格一度上涨,但是此轮强对流天气过程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已经比前期明显减弱,供应能力较快得到恢复,上旬后期的蔬菜价格还是实现了回落。
2、中旬价格先抑后扬
中旬前期,蔬菜的整体价格继续缓慢回落,拉动价格走低的主要原因是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小品种蔬菜开始批量上市。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小菠菜。夏季,北京市场的小菠菜几乎全部来自内蒙乌兰察布的兴和县,到9月中旬,北京及周边地区生产的小菠菜也开始上市,虽然耐储性还比较脆弱,但是也极大缓解了小菠菜的供应压力,拉动价格快速走低。与小菠菜类似的还有香菜,此前香菜的供应主要依靠内蒙赤峰,由于告别了高温酷暑,北京及周边地区的香菜也开始上市,拉动香菜的价格快速下降。北京自产的小油菜在夏季曾经被雨水浸泡,经过2个月的恢复,产量形成了批量,供应状况由偏紧转变为宽松,价格降幅十分明显。与小油菜类似的还有团生菜、散叶生菜、罗马生菜、苦菊等,这些小品种蔬菜价格快速下降,拉动整体价格缓慢走低。
中旬的后期,价格有所回升,拉动价格走高的主要是茄果类蔬菜。其中椒类蔬菜主要来自山西大同和河北张家口,豆角类蔬菜主要来自山西朔州和张家口,其中也有一部分来自河北承德和内蒙赤峰。河北北部的茄果类在夏季春季被雨水浸泡,有死苗死秧现象,气温下降以后,产量也同步降低,价格都有程度不同的上涨。
3、下旬价格先扬后抑
下旬前期,冷凉地区开始降温,蔬菜价格延续中旬后期的走势有所回升,但是随着后续产地蔬菜接续上市,下旬后期的价格又出现回落。价格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产地南移,鲜嫩蔬菜供应地逐渐由北京以北向北京以南地区转移,北京周边的蔬菜相继上市,蔬菜供应能力持续增强,价格开始进入季节性下降区间。以圆白菜为例,市场供应的主产地仍然集中在河北张家口地区,既有坝上蔬菜,也有坝下蔬菜。同时,北京北部延庆的圆白菜开始上市,北京周边廊坊地区的圆白菜开始上市,北京以南保定地区的圆白菜也开始上市。多地圆白菜同时上市,拉动圆白菜的价格不断下探。
三、后期价格走势
从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北京地区蔬菜的供应会经历一个由夏季模式向秋季模式的转变。供应模式的转变源自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供应地来源的转变。从产地来看,蔬菜的供应地会逐渐进入南移的进程,特别是鲜嫩蔬菜的供应地会从北京以北向北京以南转移,也有一部分蔬菜产地会从高海拔地区向低海拔地区转移。
除了产地转换以外,生产方式也在转换,一部分蔬菜的生产方式要从露地生产转变为大棚生产,也有一部分蔬菜从冷棚生产转变为暖棚生产。
到9月末,这两个转换进展得相对比较顺利,如北方地区暖棚生产的黄瓜、西红柿,在9月下旬都已经量产,正在取代冷棚生产的黄瓜、西红柿,价格也都有程度不同的回落;山东德州的芹菜已经长成,完全可以取代河北张家口的芹菜,使得张家口地区芹菜的销售压力增大,价格快速下降。
总体上看,在此轮供应模式转换的过程中,进行得相对还是比较顺利,个别品种衔接过程中有短暂的断口,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秋季蔬菜的供应能力和供应的稳定性都会强于夏季蔬菜,特别是一些鲜嫩蔬菜,由于气温适宜,有利于生长,告别了高温高湿,有利于保鲜,产量增加,损耗下降,价格会整体下行,北方产区正在迎来蔬菜生产的黄金季节。
作者:刘通